欢迎光临茂名国旅,请登录免费注册

网站订单查询电话:0668-2867288

笔架山·文笔塔·学砚塘

2011-10-14   来源:茂名国旅   评论:(0) 字号:T | T

高州古城,文教兴盛,书院遍布,邑城内外的胜境名山中有三处与文化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笔架山又名文笔山,位于高城南约十里处。山延数里,中横城南,三峰壁立,形似笔架,故称笔架山。笔架山又誉“笔架静峰”,为高凉八景之一。历代达官贵人、骚人墨客题咏者颇多,诸如明代高州知府张邦伊、清代高州知府蒋应泰、陈淮,茂名知县钱以垲和举人内阁中书黄大鹏等均有题咏。论其自然工整而无斧凿痕者,应首推黄氏之佳作:“台鼎当阳烈,三峰共削成。砚洲供细点,笔塔赖高擎。黛重云初散,烟深墨更明。巍巍凌汉表,长对案中横。”把笔架山之形状、气势、景致、变化尽写诗中。在山腰处兴建了一座雄伟壮观的三层圆形电视台,上装置了耸立云霄的电视塔,成为游客观光揽胜之处。

文笔塔又名文光塔。坐落于高城东枕头岭上。塔为七层仿楼阁式砖塔,通高30.5米,塔腔空心结构,塔外观逐层递减,比例协调,其形如笔。该塔建于清代嘉庆年间,耗资千两白金,费时五月之久。据清邑举人招元傅在《创建东岭文光塔记碑》中所述,时邑人感慨从明永乐本邑甲科鼎盛以来,邑中科举及第者“落落如晨星之相望”、“未见以显宦著者”。于是邑人归咎于郡治风水之不修,便于“东岭巽位增建文塔、俾府、县两学宫坟共旺气”。为振兴郡城之文运,乡绅们在建县学宫的派捐之外再募塔资兴建。塔建成之日,恰遇院试于郡中,文人学子、官员庶民相约登山揽胜,见那文笔、宝光两塔屹立对峙,雄视古郡,中横笔架,端庄瑰丽,美景尽收。

学砚塘又名砚池、墨砚塘,在高州中学校园内。据清《茂名县志》载,相传古人藏宝砚于学砚塘内,故使塘中水色甚黑,宛若藏满墨水的大墨池。尔后因该塘之宝砚被人取去,墨色才稍减。但因曾藏宝砚于塘内,所以时至今日,学砚塘之水仍呈浅黑色。自建文笔塔于枕头岭后,每逢日出时,文笔塔影投入学砚塘中,此时于塘畔观之,既像巨笔摆醮池中“墨”,又似池中洗笔,可谓奇观妙趣。明万历年间,邑举人,龙南知县李元畅曾临校观池,被其景观所陶醉,题咏《题砚池》诗一首曰:“闻说名家有墨池,喜今开对笔山奇。撑云倒影池塘里,错拟前锋洗笔时”。如今,学砚塘已清理挖深,塘畔筑石堤、围栏杆、建亭阁、种花木,面貌焕然一新。

用户评论

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,点击全部查看
验证码